陽城縣檔案館是中共陽城縣委直屬正科級事業(ye) 單位,負責接收、征集、整理、保管縣委、縣政府及縣直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重要檔案資料,是陽城縣永久保管檔案基地、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檔案安全保管基地、檔案利用服務中心、電子文件管理中心。今年,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陽城縣檔案館成立65周年,為(wei) 更好地發掘反映山西社會(hui) 發展和人文曆史資源,豐(feng) 富館藏,充分發揮檔案“存憑、留史、資政、育人”的功能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山西省檔案管理條例》有關(guan) 規定和精神,陽城縣檔案館特向各單位、各社會(hui) 組織和各界人士公開征集各個(ge) 曆史時期形成的各種門類、各種載體(ti) 的檔案資料,現將有關(guan) 事項公告如下:
一、征集的範圍和內(nei) 容:
(一)曆史檔案資料
反映我縣各個(ge) 曆史時期政治、經濟、軍(jun) 事、外事、科學、文化、教育、自然資源、天文地理等檔案資料。曆代編修的各種地方誌、專(zhuan) 業(ye) 誌、村鎮史誌、典章製度、小說、散文、詩歌以及各種書(shu) 畫作品等。反映陽城曆史各個(ge) 時期形成的聖旨、詔書(shu) 、奏折、電報、嘉獎令、委任狀、報紙、刊物、地圖、圖表、往來文書(shu) 、印章等。
(二)革命曆史檔案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及各級革命組織、革命根據地、革命政權以及革命活動家在陽城開展革命鬥爭(zheng) 和群眾(zhong) 運動中形成的,或與(yu) 陽城有關(guan) 的各種文件、電報、報紙、刊物等檔案史料。以及我黨(dang) 、政、軍(jun) 領導人和知名人士在本縣區域進行革命活動時形成的著作、筆記、書(shu) 信、日記、講話稿、照片、錄音、錄像和後來撰寫(xie) 的傳(chuan) 記、回憶錄等。
(三)名人檔案資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在我縣有一定社會(hui) 影響的曆史文化名人及各界知名人士的著作、日記、書(shu) 信、任職文書(shu) 和傳(chuan) 記、回憶錄、生平事跡記載、書(shu) 畫作品及聲像史料等。
2.新中國成立以來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來我縣視察工作的照片、影片、題詞及由此形成的錄音、錄像、光盤、實物等。
3.新中國成立以來已離退休或已故去的縣級領導人在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手稿和信函、筆記、論著、藝術作品、印刷出版物、證書(shu) 、獎品、照片、音像、實物等。
4.反映陽城各階層不同時期個(ge) 人在工作活動、社會(hui) 活動中受到省部級以上表彰或命名的榮譽實物、照片、音視頻等。
(四)人文檔案資料
1.反映我縣各個(ge) 曆史時期開展的各項重大活動、發生的重大事件、重點建設工程、重大科研成果、重大典型案例的檔案資料,名企、名店、名品檔案資料。
2.反映我縣曆史變遷、地域地貌、水文氣象、物產(chan) 資源、自然災害和社會(hui) 生活風俗、風土民情、建築藝術、文化藝術、民族宗教、方言諺語、奇聞軼事。包括各種有價(jia) 值的照片、票證、證章、商標、地圖、報刊、書(shu) 籍、傳(chuan) 單等。
3.反映我縣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城市變遷、農(nong) 村建設、百姓生活、名勝古跡、珍本古籍、家族譜牒、古樹名木的文字、照片、錄音、錄像、實物等。
4.反映我縣工農(nong) 業(ye) 、交通運輸、城市建設、財貿金融、科技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ti) 育、生態環保等方麵具有特色的檔案資料。
5.反映陽城優(you) 秀曆史文化的文學、音樂(le) 、舞蹈、戲劇、繪畫、近現代手工藝和老字號等特色檔案資料,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實物、文字、照片、錄音、錄像等。
6.反映家庭光榮傳(chuan) 統的良好家風家規;反映家庭發展變遷的照片、錄像;記載血脈淵源的族譜家譜等家庭檔案資料和實物。
(五)其他有保存價(jia) 值的檔案資料
二、征集辦法
對征集進館的檔案資料,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有關(guan) 規定,我館同有關(guan) 單位或個(ge) 人簽訂檔案資料歸屬權和使用權協議。
(一)自願捐贈。鼓勵單位和個(ge) 人向陽城縣檔案館捐贈檔案資料。對向縣檔案館捐贈重要、珍貴檔案資料的單位和個(ge) 人,本館頒發捐贈證書(shu) 。捐贈檔案資料歸國家所有,捐贈人對捐贈檔案享有優(you) 先利用權,並可對檔案中不宜向社會(hui) 開放的部分提出限製利用意見,檔案館將負責保護其合法權益。
(二)有償(chang) 征集。對於(yu) 屬個(ge) 人所有的檔案資料,有意向陽城縣檔案館出售的,縣檔案館組織專(zhuan) 家對其鑒定,確有價(jia) 值的,縣檔案館與(yu) 出售者簽訂有償(chang) 征集協議,按有關(guan) 規定給予適當的費用。縣檔案館有償(chang) 征集的檔案資料產(chan) 權歸國家所有,由檔案館負責整理、保管和組織利用。
(三)寄存代管。對於(yu) 確有保存價(jia) 值的檔案資料,所有人不願捐贈和出售的,陽城縣檔案館可以以寄存方式代為(wei) 保管並簽訂寄存協議,對寄存檔案資料者發給證書(shu) ,給予紀念獎勵,寄存的檔案資料產(chan) 權歸寄存者,由檔案館負責保管,寄存者享有優(you) 先使用權及能否準許他人利用的決(jue) 定權。
(四)複製。個(ge) 人所有但又不願意以以上方式被征集的,經協商,在征得所有人同意前提下,對原件進行複製。
三、說明事項
(一)凡向本館捐贈、提供複製檔案資料的單位或個(ge) 人,對其檔案資料服務享有優(you) 先權,並可對其檔案資料中不宜向社會(hui) 開放的部分提出限製利用的意見。
(二)提供的照片尺寸不限,黑白、彩色均可,需附簡要文字說明,注明拍攝者、拍攝時間、地點、內(nei) 容(包括記載的事件、人物姓名、照片背景等),同時說明照片是原件、翻拍件還是掃描件。
(三)本館征集的檔案資料,其史料價(jia) 值均需經本館和相關(guan) 專(zhuan) 家組鑒定;對有償(chang) 征購的價(jia) 格按照相關(guan) 法律法規,由雙方協商決(jue) 定。
(四)有捐贈意向的單位和個(ge) 人可直接到陽城縣檔案館辦理有關(guan) 事項,也可以采取信函、電話等方式與(yu) 我館聯係,本館可委派專(zhuan) 業(ye) 人員上門為(wei) 提供者進行整理、修補、編目、造冊(ce) 、掃描等各種專(zhuan) 業(ye) 服務,協商相關(guan) 事項。
(五)本館征購或接受捐贈的檔案資料歸國家所有。捐贈者對捐贈的檔案資料享有優(you) 先利用權,並有權提出是否公布和開放的意見。
四、聯係方式:0356—4222085
地址:陽城縣檔案館(陽城縣美溪路四館一院檔案館綜合樓)
聯係人:於(yu) 白娟 張彬彬